放弃“铁饭碗”卖起柑普茶,江门小伙闯出陈皮飘香路
“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新会陈皮这个传统产业中来,放弃我们都希望能把家乡的卖起门特产带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在近日举办的柑普“穿梭45·身边故事会”活动第九场上,江门市新会区葵乡柑普茶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伟钊感慨地表示。茶江出陈
近年来,伙闯AG超玩会入口乘着现代农业发展的皮飘东风,新会陈皮产业吸引了众多青年回归田园,当上“新农人”,梁伟钊就是其中之一。九年前,他放弃香港的公职,毅然回乡投身陈皮产业,一路摸爬滚,打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陈皮飘香路。
放弃“铁饭碗”,捧起“泥饭碗”
“大家好,我是梁师兄,今天给大家讲讲怎么才算是正宗的新会陈皮......”
眼前这位正在全神贯注进行直播带货的短视频达人,叫梁伟钊。同时他也是江门市新会区葵乡柑普茶有限公司的创办人。九年前,他曾经是香港渔护署的一名公职人员,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和许多向往在大城市写字楼上班年轻人不一样,我对农业很感兴趣。”梁伟钊笑说,自己从小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农场。2009年大学毕业后,梁伟钊去了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的植物保护组,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工作。
虽然这是一份“铁饭碗”工作,但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梁伟钊逐渐开始感到枯燥。他向往更有挑战的生活,于是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梁伟钊将目光瞄准了故乡的新会陈皮和柑普茶行业。“在新会,每家每户都会晒一些陈皮,可以说陈皮已经成为一种情结。当时,我每次回香港,都有不少人让我带点正宗的新会陈皮。”朋友们对新会陈皮的喜爱,让梁伟钊看到了机遇。2013年,他辞掉公职,回到故乡江门新会,选择做一名大湾区“新农人”。
直播带货促进产销结合
一开始,创业并不顺风顺水。直到2015年,梁伟钊放在店中用来自饮的一瓶小青柑,因味道香甜、饮用方便,引起了一家前来拜访的茶企注意。茶企当即下了20吨的加工订单,这是梁伟钊创业以来赚到的第一桶金。
随着短视频平台越来越火,2019年,梁伟钊尝试拍摄了一些农村生活场景剧,把新会陈皮融入进去。试水了几条,发现效果还不错,其中有一条的播放量有60多万。“我想,要用传统跑业务方式的话,跑60多万人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成本呢?”他开始逐步转变销售模式。
2020年,梁伟钊第一次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播了一个星期后,营业额有一万多块。他觉得这个生意有得做,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如今,团队已经有10个人,都是回乡发展的年轻大学生,电商销售额也占到公司差不多50%。
“我们现在一共有六个柑园,总面积大约有300亩,平均亩产达6000-7000斤。”如今,梁伟钊的事业已逐渐走上轨道。
2022年,梁伟钊创办江门市饷裕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展农村电商团队创业事业,致力通过短视频及线上直播带货促进产销结合,并传播新会陈皮文化。
让陈皮文化走向各地
柑普茶和陈皮是传统农产品,普及的范围并不广。有个情景一直令梁伟钊印象深刻:10年前,他给北方的客户推广柑普茶,客户收到后把茶叶倒出来喝,剩下来的果壳拿来当烟灰缸。
因此,几年来,梁伟钊坚持通过讲解柑普茶和陈皮文化。“10年前,我回乡创业时才20多岁,差不多是陈皮行业最年轻的人。”梁伟钊说,最近几年,不少“95后”甚至“00后”都加入这个传统行业。新鲜血液的注入,带来了新的思维、新的销售模式,助力新会陈皮和陈皮文化走向各地。
梁伟钊说:“近十年来,我觉得家乡的陈皮行业发展非常快,我们以前刚回来的时候才26、27岁,差不多是全行业最年轻的人。这几年,95后甚至00后都会进入到新会陈皮这个看上去比较传统的行业里面,他们也带来了很多新思维。我们都想将家乡的新会陈皮文化带到更多的地方,让全国各地更多人了解家乡的特产。”
【记者】杨娉婧
【来源】南方农村报
- ·缅甸强震已致1名中国公民遇难
- ·“新婚姻包办时代”来了
- ·今年我市就业工作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以上
- ·35分钟架起一座桥!来看超燃演练现场
- ·泽连斯基证实:乌方收到美国矿产协议草案 内容较之前大不同
- ·北郊绿道 串起村民幸福生活
- ·公证遭拒 “婚外情”有悖伦理
- ·解读十八大精神 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 ·何小鹏:扎根广东,打造面向全天下的AI汽车公司
- ·遛的不仅是狗 还有文明
- ·石棉县公安局开展110宣传日活动
- ·让游客享受最安全的美食 最优质的服务
- ·泽连斯基:没有就领土问题达成任何共识
- ·全市法院集中兑付农民工工资200余万元
- ·夜间也应遵守交通管制
- ·北郊绿道 串起村民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