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复发小肝癌无创治疗新突破
12月19日,中山肿瘤中心记者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获悉,大学该中心的防治复AG超玩会张耀军、习勉教授团队在《临床肿瘤学》(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复发小肝癌射频消融对比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小肝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该研究首次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癌无方式,证实了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在复发小肝癌中的创治确切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疗新选择。
肝癌是突破严重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手术切除和射频消融(RFA)是中山肿瘤中心早期肝癌最常用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但是大学,肝癌术后的防治复复发率高,且复发灶的小肝恶性程度相对更高、病灶位置更加刁钻,癌无AG超玩会导致复发肝癌的创治治疗十分棘手。射频消融是疗新治疗复发小肝癌的常用手段,但仍然存在复发率较高的缺陷。近年来,随着精确放疗技术的推广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不同分期的肝癌治疗,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张耀军教授与放疗科习勉教授携手开展了这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共纳入了166例复发小肝癌患者(单发,直径 ≤ 5 cm),患者被1:1随机分配接受射频消融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后,患者继续接受至少2年的随访,以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
两组LPFS(左)和 LCR(右)的对比
两组OS的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局部控制率和局部无进展生存率方面表现优于射频消融。具体而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的2年局部控制率为95.2%,而射频消融组为80.7%;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的2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为92.7%,射频消融组则为75.8%。尽管两组的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但这一结果仍然表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射频消融均可作为复发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
在安全性方面,两种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轻度食欲下降、恶心和呕吐等;射频消融组的常见不良反应则包括轻度疼痛、恶心和呕吐等。两组整体安全性良好,大多数不良反应可通过对症治疗缓解,且两种治疗方式均未造成肝功能的恶化,无患者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
这一研究成果的发布,标志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复发小肝癌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以其无创、高效的特点,为复发小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有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郭昊奇
- ·严打上市公司犯罪,公安部公布5起典型案例
- ·潮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议案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去年我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4.2亿元
- ·潮州市1家单位入选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追溯监测试点单位名单
- ·国足战澳大利亚首发阵容出炉:“广州仔”黄政宇出任后腰
- ·“古城过大年——潮玩古城·龙舞飞扬”活动举行
- ·潮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名单
- ·饶平县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 ·省人大代表黄云燕:增强下层管护实力,为他乡形貌绿美画卷
- ·市妇联汇聚各方力量开展2024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 ·刘星到饶平县汤溪镇开展“百千万工程”调研活动
- ·潮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九次会议
- ·严打上市公司犯罪,公安部公布5起典型案例
- ·潮州古城喊话啦:“好吃好看来潮州,过年大奖等您收!”
- ·潮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12号)
- ·潮州市1家单位入选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追溯监测试点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