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新华社“深海一号”8月19日电(记者王聿昊)19日,蛟龙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首次赵晟娅以及来自哥伦比亚的搭载AG超玩会入口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外国第2潜次作业,这是科学“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8月19日,蛟龙号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与“蛟龙号”合影。首次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据傅文韬介绍,搭载当天的外国下潜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座尚未正式命名的海山山坡进行,重点对底栖生物和水体环境进行调查,科学观察拍摄了海底生物分布情况,家下采集到多个品种的潜作海参、海绵、蛟龙号AG超玩会入口冷水珊瑚以及底层海水、沉积物等样品。当日最大下潜深度为3333米,水下作业约6个小时。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完成下潜后,接受潜航员赵晟娅的泼水庆祝。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右)完成下潜后,与孟加拉国科学家阿卜杜勒·卡里姆在船上实验室交流深海生物样品采集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从事海洋生态保护研究的安德烈斯说,此次下潜是他最宝贵的人生经历,船上各个团队的成员都给予他大力支持。“中国的潜航员不仅精通潜水器驾驶,还是海洋生物专家,他们带领我辨认了很多海底生物,采集到长度近半米的海参等代表性样品,我们高效完成了科学目标。”
本航次境外首席科学家、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邱建文表示,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是中外科学家携手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宝贵机会。大家来自不同国家,擅长海洋生物、地质、生态等不同领域,但都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了彼此的研究。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准备进舱,参与“蛟龙号”下潜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左)完成下潜后,与中国科学家在船上实验室处理下潜采集到的深海生物样品。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局组织,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实施。中外科学家计划在西太平洋海域借助“蛟龙号”进行18次下潜作业,围绕海山这一深海典型生态系统和环境开展调查。
- ·《南方村落子报》2025续订开启┃六十余载初心,兴农实力再动身!
- ·深圳交警:沈海高速、洲石路部分路段今日恢复通行
-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 深受患者好评
- ·阿里巴巴计算中心突发大火?官方回应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北京会晤联合声明
- ·推动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广东医疗专家“组团式”援藏成效显著
- ·广汕记|广汕连线,两地文旅,等你来打卡!
- ·今日通车!中国又一重大跨海通道来了!
- ·海口=梅州=杭州航线开航
- ·黑龙江3名导游因强迫交易获刑!导游证被吊销
- ·注意!2024深圳马拉松比赛期间,这些路段实行交通管制→
- ·广州逐梦深蓝打造“数智海洋” 拟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 ·广东村落子“红娘奖”实施一年后:发不进来的千元奖金与直播间里的相亲潮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第三届创业安徽大赛获得佳绩
- ·严查交通违法毫不手软 事故预防行动持续推进
- ·提前剧透!广东省2024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抢先看